凱凱滿2個月了~~


Dora-3Y1M身高:95公分.體重13.5公斤

1/30凱滿2M(身長:54公分??,體重:5.2公斤,頭圍:38公分)(公費5合1疫苗+自費輪狀病毒疫苗2500)

馬麻產後2M,體重49公斤,肚子還很大消不下去,大腿也很粗....還有5公斤要努力   

==*==*==*==*==*==*==

兔寶寶凱凱,滿月前是給診所的護士阿姨帶的,所以滿月前馬麻跟他很不熟>"<
感情是要陪養的嘛~~~但陪養感情前要先顧好身子要緊^^

凱出生後沒幾分鍾的時間,護士阿姨還再幫他清理時,他撒了一樸尿...
記得當時我還躺在產枱上,聽到護士喊:怎麼尿尿到噴臉上...醫師問:是噴到妳臉上嗎?
護士回醫師說.是尿到他自己的臉上啦....(心想還好不是噴到護士,不然就好笑了@@)

照片是護士幫忙拍的...順序是:左上-->左下-->右下-->右上

那天要把擠好的母乳拿到餵奶室的冰箱放,經過嬰兒室時就看到才出生10天的小娃兒把手放在嘴巴,一直吸...
正巧護士看到我,就跟我說:把他的手包好他又自己伸出來,好可愛歐~~問我要不要拍,我趕緊回房拿相機^^
真的好可愛,當他發現他吸手手被發現後,馬上又不吸手了...呵

12/30滿月回家,嬰兒室出院須知...
血型O+,體重3960克,奶量120cc,每4個小時餵一次(嬰兒室餵奶時間1.5.9.13.17.21)。
已注射:卡介苗,B型肝炎第一劑.

出院當天注射B肝第二劑,鵝口瘡還是有在舌頭及兩頰內側,又再開葯了(第三次)。

12/30週五,大老爺帶Dora一起去診所看醫生+接馬麻&弟弟回家,回家之前先送Dora去上幼稚園
隔天週六不用上學,弟弟就被姊姊傳染感冒了>"<從那天起就一直有流鼻水...
1/9帶弟弟去看醫生,醫生開了葯水&鵝口瘡的葯
可憐的弟弟,才1個月多就被傳染感冒,想當初姊姊Dora到8個月才第一次看病



滿月前坐月子時,到餵奶室親餵了幾次,因為每次餵都至少要在餵奶室耗一個小時,好費時...
有一次還因為沙發坐太久(餵奶室沙發太軟),因產後傷口還沒全痊,隔天整個不酥胡>"<後來就沒去親餵..,
用擠奶器擠奶,大約3-4小時擠一次,晚上就不一定了,整個很隨性...最多祇擠過70cc(兩邊).
第一胎會因為奶量不足而難過心情不好,第二胎了就接受事實,也再次證明母牛&乳牛的不同....切~

滿月回家後親餵母乳+配方奶60cc,一週後半夜不用再泡配方奶,親餵後又呼呼大睡~
後來變成一天(白天+睡前)泡3次配方奶120cc.(3次120跟6次60量都一樣啊~)

大便狀況: 2 天解1次 或 1天解 1~2次大便

喝S26配方奶,尿布:妙而舒(柔點清新乾爽)NB.幫寶適(特級棉柔)S.滿意寶寶(瞬潔乾爽)NB
天氣寒冷,回家後都在房間24H開電暖器,穿2件衣服(新生兒肚衣+連身衣)



坐完月子了,但老媽還是會利用時間來看弟弟,順便煮些東西給我...
3次有2次天氣不好,又冷又下雨,1/16還東西放了人就趕快回家去了,媽媽辛苦了LOVE YOU~~


馬麻我在1/28跟朋友出去吃午餐,早上9:30左右親餵,10:30出門,在下午2:00左右感到漲奶,
下午回家把拔已經餵好配方奶,又再等了一會到下午6:00才再親餵,
餵奶不固定有時會乳腺阻塞有小硬塊,還好按摩一下再給弟弟吸,就舒通好了~
一整個很懶,在家顧小的當然是親餵最方便,其實除了親餵,固定時間再擠奶應該會更好吧@@


第一次讓弟弟靠在姊姊身上拍照,姊姊好開心呢~~但弟弟...有點不舒服辣,畢竟還太軟呀><


我們這一家~~~~



鵝口瘡為嬰幼兒常見的口腔內病症,好發於六個月內嬰兒;鵝口瘡治癒率高,且大多自行痊癒,若寶寶有伴隨著食慾下降或哭鬧時,採用抗黴菌藥物為首選治療方法。除治療外,日常生活注意清潔衛生,才能減少疾病的發生。

鵝口瘡(Oral thrush)為嬰幼兒常見的口腔內病症,約影響百分之二到五的新生兒,並且好發於六個月內的嬰兒(出生四週大為尖峰期),它是由一種叫做白色念珠菌(Candida albicans,黴菌的一種)在口腔黏膜表面感染引起的病灶,文獻上最早在西元1838年被一位法國的小兒科醫師報告。

好發於嬰幼兒及免疫能力低者
一般健康的正常人,口腔、腸道和皮膚都可能有少量的白色念珠菌存在,由於它們會受到身體正常的細菌控制,所以使得其繁殖的速度多多少少受到抑制,並不會引起病症。但是當身體遇到一些疾病(先天或後天性免疫力不全、多重內分泌疾病等等)、哺乳器具不乾淨或餵奶者手指污染、近期或長期使用一些如抗生素、類固醇等等的藥物後,會使得體內微量的黴菌過度繁殖,進而引起病症。臨床上依感染部位的不同,比較常見於嬰幼兒的有鵝口瘡(口腔內黏膜)以及念珠菌性尿布疹(皮膚)。

鵝口瘡好發於嬰幼兒以及免疫力不好的病人身上,另外當長期使用如抗生素、類固醇類製劑,以及抑制免疫力等等的藥物時亦會引起它。鵝口瘡在健康的個體大都能自行痊癒,可是如果發生在免疫力不全的病人,而且不加以治療時,可能會擴散到腸胃道、呼吸道,而引起腸炎、肺炎等併發症,嚴重者甚至會蔓延全身,不得不慎。

常出現在舌頭及兩頰內側
鵝口瘡最常出現在舌頭上及兩頰內側的位置,它的外觀呈現出如白色凝乳斑,非常容易與奶垢混淆,奶垢可以使用沾過水的紗布,或棉花棒輕輕的擦拭就很容易被清潔乾淨,但鵝口瘡卻很難擦掉,且用力擦時還可能會出現流血的情況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inimylo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